2022年第8期
電子煙在動物實驗誘導肺癌的產生
臺灣大學公衛學院環境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,鄭尊仁
Release: Apr 18, 2022
電子煙在2003年問世,最初加入尼古丁,號稱可以協助戒菸,但是是否能夠協助戒煙,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,反而被拿來吸引青少年使用,目前在世界各國已經變成青少年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,電子煙含有尼古丁會成癮,甚至將來更容易使用紙菸,影響青少年健康。電子煙的成分除了尼古丁,還有丙二醇及甘油等溶劑,也加入各種香料,及許多未知成分。目前已經有許多案例報告,指出電子煙的使用會造成肺部傷害,還有報告指出有人電子煙來吸食毒品。
傳統紙菸燃燒後產生焦油,內含許多致癌物,可導致肺癌及膀胱癌。電子煙不是燃燒菸草,所以電子煙是否會引起肺癌,討論不多。紐約大學湯猛雄教授一系列研究發現,小鼠經過12星期的電子煙暴露,在肺部、膀胱及心臟可以導致DNA加成物的產生,影響DNA修復能力,進一步的研究發現,經過54星期的呼吸暴露,在小鼠肺部產生肺腺癌,膀胱上皮細胞也有細胞增生,另外,在人體肺臟及膀胱細胞實驗也發現DNA加成物,支持電子煙導致肺癌的假說。如果在吸食電子煙的人體周邊淋巴球,甚至肺部發現類似的加成物,可以提供進一步機制的支持。
目前許多縣市都已經實施新興菸品自治管理條例,管制電子煙,立法院也在審理中。科學證據顯示電子煙除了造成肺傷害,導致青少年成癮及增加日後使用紙菸的風險,動物實驗結果也顯示電子煙有導致肺癌的健康風險,特別值得注意,這些科學研究成果顯示有必要對電子煙或是相關產品進行嚴格管制,保護民眾健康。
參考文獻
1. Electronic-cigarette smoke induces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bladder urothelial hyperplasia in mice. 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1911321116
2. E-cigarette smoke damages DNA and reduces repair activity in mouse lung, heart, and bladder as well as in human lung and bladder cells. https://doi.org/10.1073/pnas.1718185115